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心得

发布时间:2022-06-30 10:1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心得,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心得4篇

【篇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摘要: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是逐步深入的,对其理论体系的概括是逐步深化的。所以,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经验性道路,也是一条规律性道路,想要坚实地践行这条道路,就必须了解它的发展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处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脉络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脉络 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开辟标志 从根本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当代中国客观的社会矛盾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 在1982年9月18日曾经说过:“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资只有四五十元,农村的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 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
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要转折。”这 样的话,他说过多次,还说过这是客观形势“迫使”我们实行转折的。这些论述十分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两点:第一,是客观社会矛盾,迫使我们党实行历史大转折, 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第二,这个客观社会矛盾,主要就是当代中国内在的社会主要矛盾。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说过:“我们的生 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尚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决定了我们必须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主题报告名称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路前进》,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明确指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党的十三大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进行 理论探索所形成的新观点主要概括为十二个方面,并认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 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这次大会及其对我们党理论创新成果的概括,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提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毛泽东的这种探索进行得断断续续而且艰难曲折,但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思想成果,其 中尤以《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论著中提出的一些重要思想最为突出。

但由于1957年下半年在国际国内出现的一些复杂形势和重大事件的冲击,再加上对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缺乏充分的认识和把握,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 争形势做出了与客观实际日益相悖的错误估计,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 “左”的偏离,使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离开了正确的方向而走到歧路上去,但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

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毕竟 为我们党在尔后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创造了前提。邓小平正是在总结 “文化大革命”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了毛泽东探索中的积极成果,而纠正和克服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邓小平指出, “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 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面对 “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危难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科 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 平理论,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赋予中国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 业以新的强大生机和活力。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之所以能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决定性的原因在于,在观察问题、判断形势的时候,始终不渝地以马克思主 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例如,在面对着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的当时的习惯思维,邓小平坚定不移地强调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强调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赋予其以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时,又以在这种结合的进程中提出的创见、开辟的新路,去丰富 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方面,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等,就是其典范。

3、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国际国内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受命于这个重 大历史关头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

之所以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随着时代和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丰富 和发展着。江泽民指出,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展的新境界;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 力量;
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4、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取得了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面对着由于以高投入、高消耗、 高排放、低效率、低产出为特征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以及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等的严峻挑战的矛盾凸显期。以胡 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 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回顾,清楚地说明推动着这个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在社会主义 建设问题上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而进行的坚持不懈和与时俱进的探索;
而这个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社会 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它以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这个理论体系,就 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继续深化对这个理 论体系的研究和探索,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迄今为止,我们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建立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邓小平在1979年就提出“我们的目标,第一步是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在完成这 一任务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又提出要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任务,必须经过长 期艰巨的努力。因为我们已经建立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社会,特别是“三农”问题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社会发展 滞后,以及人口众多而资源不足等问题,这一切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很大困难。正是针对这种情况,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问题是怎样正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怎样正确地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的关系,怎样正确地对待“五个统筹”中的一系列复杂问 题,怎样正确地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平目标之间的矛盾。我们已经初步建 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制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纲领。发展市场经济有两个问题,是各国都碰到的难题:一是市场失灵,在 社会生活中包括一部分经济生活中,市场不能发生作用,必须依靠行政、法律等手段来治理社会;
二是市场经济只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而不保证竞争结果的公平, 容易拉大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而社会主义又是以公平为自己的价值追求的。这就要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时,努力通过二次分配来缩小收 入分配差距。中外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是十分不容易的。至于我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解决国有经济的发展问题,如何解决 庞大的就业人口的压力问题,更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三是党的长期执政地位与遏制腐败蔓延之间的矛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党都要执政。而我们又知道,权力对于执政党有着很大的侵蚀作用。党在长期执政的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拒腐防变、遏制腐败蔓延的重大课题。面对 着执政和改革开放双重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脱离群众是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拒腐防变是执政党要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但是,如何以改革的精神加强 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长期探索。

除了这三大问题之外,还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需要我们加强研究。这就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内容摘要:

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 或华夏文明 ,是中国56个民族文化的总称。且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从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的扩展与提升,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中国梦”的实现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五千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这个是多少国家都羡慕不来的东西。美国如此强大,也才200年历史,他们没有所谓的传统文化。

中国这么久的文化历史,作为国人,我觉得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中华文化不但对韩国和日本,还对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华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加强道德文明建设,争做文明中国人

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西方国家是依法治国,而中国强调的是以德治国。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中国庞大的社会体系已经几千年的历史决定了很多东西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打个比方,众所周知,很对国家对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很是不满,比如随地乱扔垃圾或者随地吐痰这个问题,这是所有中国人民需要反思的地方。许多国家从很久之前就对随手扔垃圾这个习惯管得特别严,比如德国,他们公共场所从来不会出现垃圾果壳,也不会有居民会有随地吐痰的习惯,之所以会有这个情况,是因为他们的法律规定。只要有人随手乱扔垃圾,都是会罚款或者拘留的,只要你随地吐痰,影响更大,你家里的小孩都是会被学校开除的,久而久之,他们便不会随手乱扔垃圾了。而中国呢,这些都是隶属于道德管辖的范围,我们相信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所以从来不会用法律条例来约束这些行为道德,然而也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肆无忌惮,养成了种种“社会病”。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因此,为彻底根除这种病灶,必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整治道德问题,重在道德建设。整治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必须坚持法律与道德并重,既要严惩突破道德底线、丧失道德良知的违法行径,实行“零容忍”;
更要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道德水平。事实证明,经济发展越是关键时期,社会转型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要重视和加强道德建设。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终身学习和修养。道德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道德的自觉,源自人的修炼。道德建设,贵在养成。只要每位将道德的要求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方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加强道德修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向上向善,循序渐进,就会成为有道德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感动他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次次被感动。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群众广泛参与。道德既表现为社会公德,又体现为公民个人道德。道德建设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事事可为。每个公民都负有道德建设的责任,都是道德建设的主体。道德建设,需要全民共建共享。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就是要动员、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自觉实践,共同打造道德高地。

中国人自古视道德为人生第一要务,认为具备了起码的道德修养,才无愧于“人”之称号。而一个时代没有道德就没有灵魂,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处于经济发展、快速融入全球的转型时代,道德更应自觉地成为社会的良心,成为时代的守护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社会思想道德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人民群众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道德文化、价值观问题日渐突出,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理想信念淡漠、拜金主义、以权谋私、见利忘义等道德问题仍然存在,“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案例不断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着人们的道德良知,因此加强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当下,有的人对不道德现象有痛恶之言,也有行善助人之心,但常常瞻前顾后、逡巡不前;
有的人不懂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只想作壁上观、独享其成;
有的人则置社会道德于不顾,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社会和公众的利益。凡此种种,应当坚决摒弃。为官者,只有清正为民,才能赢得信任、造福一方;
为人师表者,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受人尊敬、琢玉成器;
经商者,只有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市场、长远发展。只要全社会都懂讲公德了,只要人人都学会修身自律,躬行实践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才能真正实现。

加强道德建设,需要遵循道德建设规律。道德建设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建设的工程,也是一个能够使我们永久受益的工程。道德建设,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只有持之以恒,持久为功,方能收到实效,方能形成知荣辱、讲道德、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坚持科学发展观,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人为本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物质基础。同时,历史又告诫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是"单打一"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愚昧更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建设相比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是人的思想精神领域的建设,是一项洗涤、净化和塑造灵魂的基础性工程。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特别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长,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文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这既给文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开辟了新空间,也使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新挑战、新课题。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标准的特征愈来愈明显,热切期盼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渴望更加优质、更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

目前,我国东、中、西地区文化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在文化待遇水平、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上是不平等的,东部要好于中部,中部要好于西部;
在我国城乡之间,在享受文化权益上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在城市不同群体之间也存在接受文化教育、享受文化待遇上的不平等性,尤其是农民工有的连基本的文化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些问题,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对那些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制定规划,给予政策倾斜,尽快弥补地区之间的文化差距;
对农村要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在城市要针对不同普通人群,加快建设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兴建公益性文化设施,让文化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公民的身上。

我眼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这是很多国家都羡慕不来的,然而我们身为中国人,却任由着这种我们本应引以为傲的资本逐渐没落。越来越多的人崇洋媚外,反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会去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他们觉得中国文化是一门很神奇的学科,里面有学不完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中国人却不屑去学,甚至会通过网络诋毁这些文化。我们认识的汉字越来越少,甚至学过的也已经在遗忘,因为我们过度依赖于现代科技,我们整天都在打字,而忽略了写字。我们闲暇时间读书越来越少,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使用电子产品忙于各种消遣。我们崇尚国际流行品牌服饰,却没有发现这些服装的很多元素都是引用的中国古代服饰特点,也没有发现中国的唐装汉服穿在身上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我们走国际路线,建造一座又一座的玻璃大楼,从来无力欣赏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各种建筑是多么壮丽辉煌……我们走向国际化的同时已经失去了很多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弘扬传统文化,毕竟这是我们的资本。

道德文明的建设虽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是我们必须要从自身抓起。中国人口基数大已经决定了道德文明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人不是没有讲道德的,外国人也不竟全是懂得道德文明的。很多公共场合,可以发现很多中国的小学生是很懂得道德文明规范的,而且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带动身边的家人,所以中国道德教育的基础方式是对的,懂得从娃娃抓起。以前教育的失败以及法律的不健全,导致了很多道德的败坏,但是你要相信,中国道德文明的建设是在往好的方向前进的。

近些年,可见中国发展之迅速,迅速的都有些畸形了,根本就没有遵从科学发展观,更不要说是以人为本了,所有的发展好像都是为了一个目的——GDP。植被的砍伐、污气的排放、无数高楼的建筑已经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空气质量的下降,近些年不断出现的地震洪灾,很多地方出现的工厂爆炸都是对不适当发展提出的反抗。所以,发展必须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

总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通过努力,使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篇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心得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心得体会

马超 信研1402 200728

时光荏苒,这学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即将结束。这门课程看似与自己所学专业并不相关,很多同学学习时也不是特别积极。但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研究生,非常有必要时刻关注中国国情,掌握中国及世界发展动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样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到我国的发展道路,更能将自己和社会、国家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这一学期对这门课的学习,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又有了新的认识,接下来我将通过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中国特色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任务。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国特色会主义经济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需要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要切实做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这门课程,让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我相信只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中国梦就一定得以实现。

【篇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堂心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特色
土木工程143班邹越学号:14442059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高明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它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成是到顶了、不用再发展了的理论,而是在人类认识的历史上提供了又一些阶段性成果。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的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都要历史地、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也说过:“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民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同样道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只能是历史性的、同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相统一。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创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它在理论上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很大区别,在实践上与其它国家搞过的社会主义也不相同。具体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由于我国现实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且呈多层次、不平衡的结构状态,经济发展必然长期受到人口多、社会需求大、资源相对短缺等矛盾的制约,只有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经济合理配置、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才有利于加快生产力发展,为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与此相适应,要求在分配上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二)以市场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鲜明特点,是既符合国际经济社会的共性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包含着同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特殊内容。由于其所运行的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保证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基本原则和最终目标。以坚持共产党领导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和国家的基本领导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保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只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制定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四)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民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逐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体;
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要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五)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特色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和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六)“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荐访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