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关于全省  机构  情况的调研报告4篇

发布时间:2022-11-01 08: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全省  机构  情况的调研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全省  机构  情况的调研报告4篇

篇一:关于全省  机构  情况的调研报告

于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xx28 日,xx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成员、区人社局领导、区经开区同志和部分人大代表赴金龙机电、甲艾马达等重点企业检查用工情况、开展专题调研,了解企业目前现状和存在的用工问题,召开座谈会,听取工作汇报及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区园区企业用工基本情况 xx 区园区现有企业 76 家,新招商未投产项目企业 14 家。企业目前用工总人数为 6500 人左右。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

 (一)xx 区园区企业部分存在“招工难、留工难”的问题,缺工情况比较严重。xx 区 76 家园区企业中,有 18 家企业存在用工缺口,占整个园区企业的 23.68%,尤其是金龙机电(xx)有限公司、xx 甲艾马达有限公司、xx 新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AG 玻璃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工 1300 余人,达到总缺工人数的 89%以上。初步统计,xx 区园区企业共需员工 7950 人,缺口约为 18.23%。

 (二)用工缺口最大的为生产一线的普通工人,其次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xx 区园区共需普工 6360 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1300 左右,目前普工有 5060 人,缺口达到 20.4%;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 1150 人,缺口达11.5%。

 (三)从调研情况来看,xx 区 76 家园区企业目前用工结构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平均年龄较大,二是女性员工比重大,三是高学历员工稀缺。xx区园区企业员工年龄在 30-60 岁的有 4458 人,占全部用工人数的 68.59%;女性 4910 人,占全部用工人数的 75.54%;本科以上员工 263 人,仅占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人数的 22.9%、全部用工人数的 4.04%。

 二、xx 区园区当前劳动力和企业员工流动的特点 (一)普通工人岗位流动性大。65%以上的普通工人是周边老百姓,需先顾家再务工,很容易受家庭情况的影响而变动。另外 10-20%的务工者是利用在外地找工作的空档时间在本地临时找些事干,因此普工的流动性非常

 大。

 (二)企业员工学历与流动率成反比,低学历劳动力流动率较高,本科以上骨干人才队伍流动情况相对稳定。低学历的员工大部分没有一技之长、工资待遇低,对企业的依赖性和满意程度低,流动比较频繁。

 (三)不同产业间员工流动率差距较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流动率高,如 xx 甲艾马达有限公司、金龙机电(xx)有限公司等企业普工每年的流失量约有 30%左右;技术含量高的企业流动相对少,如安徽科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基本员工流动较少。

 (四)企业员工流动方向主要是服务行业。近年来,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员工需求量激增,而相对于制造业,服务行业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工作轻松而又体面,因此,很多制造业员工流向服务业。

 三、园区企业缺工原因分析 通过前期对不同类型企业实地调查情况来看,调研组认为造成 xx 区工业企业当前用工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从企业方面来看:

 一是部分企业用工过度依赖政府,自身主体作用发挥不够。近年来,随着园区规模的扩大,部分企业在招工中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过度依赖政府为其招工,缺乏招工统筹安排,缺乏系统科学的薪酬设计,有的企业简单地把为其招工作为企业入园的附加条件。另外,不少企业未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激励机制,这也是致使员工流失加快的重要原因。

 二是部分企业用工条件过于苛刻,求职者难以满足企业过高的要求。企业普遍对劳动力有年龄、技能、工作经历、性别等方面的要求,一些园区企业用工年龄要求在40岁甚至35岁以下,而且偏好招用女工,导致女工短缺,男性劳动力相对过剩。还有一些企业延长劳动时间,休息日加班未按规定增加薪酬、调整工休,存在劳动环境差、强度大、劳动超时的现象。

 三是部分企业用工季节性强,不注重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在调查中发现,园区约有 80%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同程度存在季节性用工,造成企业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用工需求激增。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减少劳动力成本,在生产淡季大量减员,一旦拿到生产订单,就向政府提出用工需求。此外,一

 些企业缺乏长远考虑,缺少对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造成一线普工和部分技术工人用工双缺乏。

 (二)从劳动力自身来看:

 一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目前,80 后和 90 后新生代的家庭条件、受教育程度和以前有很大不同,养家糊口的压力也远没有以前大,他们的择业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食宿、加班带来的有限工资已经很难吸引他们,他们更重视个人发展前景、自由时间、工作轻松度等,大都不愿意做流水线上的普工。一些大学生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但他们认为,念了这么多年书,回头再去做工人,最后找了份技工的工作,这样的结果他们没法接受。

 二是劳动技能相对较低。目前园区劳动者普遍学历偏低,大部分务工人员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缺乏一技之长,学历层次和技能水平达不到岗位需求,本身又对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使一些企业的技术岗位招不到人。

 三是自由散漫不服约束。劳动者择业观念陈旧,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工作不用心,不安心。一些求职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求职时都喜欢劳动强度小、工作时间短、工资报酬高的工种,要么怕苦怕累,要么受不了企业制度约束。

 (三)从政府服务方面来看 一是园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近年来,虽然 xx 区对工业园基础及配套设施投入很大,但园区住宿、交通、消费、娱乐、学校等配套设施仍然匮乏,相关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发展起来,缺乏适合员工文化娱乐、休闲放松的场所,导致员工工作之余,精神上感到苦闷,“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突出。

 二是劳动力市场不够成熟。目前,区内没有一个大型的人才市场,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变化得不到及时反映。加之部分企业招工时没有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发布用工信息,而是习惯在企业门口或人口集聚区张贴招工海报、发动企业内部职工招揽工人等方法招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很难及时准确地了解到企业的用工信息,造成供求双方信息沟通不充分。

 四、几点建议 解决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下的必然过程,它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解决 xx 区园区企业缺工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政府职能,倾情服务园区企业。把就业服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平台职能,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用工机制,围绕园区产业及行业特点,及时掌握工业园区企业用工需求,及时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全力做好公共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工作,通过定期举办各类招聘会和推广安徽省公共招聘网,为企业招聘用人和劳动者求职就业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化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和求职者的需求,提高对接成功率。加强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公交线路,使职工上下班更加方便。

 (二)加强劳动监察力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规范企业用工,引导企业合理调整劳资分配比例,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切实解决拖欠、克扣工资和加班加点不加工资问题,对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拖欠工资、超时加班等损害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及时查处,做到依法保障员工的正当权益。

 (三)完善培训机制,培养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场地和机构,更新培训科目,采取校企联手、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等多种方法培训园区企业急需技能人才。对职业培训资源进一步进行整合,做大、做强职业培训产业,鼓励有条件的园区企业开展“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的培训。

 (四)做好用工监测,及时掌握园区企业用工状况。充分发挥安徽公共招聘网的作用,对工业园区用工量大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测和服务。对工业园区企业,实行动态监测,定期进行分析,掌握园区企业用工变化情况,做好服务跟进和用工对接,及时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五)强调企业责任,发挥企业用工主体作用。引导企业积极探索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和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薪酬待遇,增强岗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鼓励园区企业开展用工诚信等级评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帮助企业合理制订全年用工计划,避免发生生产淡季大量裁员、生产旺季又招不到工的现象。

 (六)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继续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农村劳动者的就业意识,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坚持科技兴农,实行农业

 专业化、产业化经营,引导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向各行业的就业岗位;加大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引进和留驻力度,提高企业管理层次。既要在人才引进方面对高素质人才予以重视,也要在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上给以优惠,把高素质人才留住。

 (七)设立专项经费,促进企业用工服务保障。为切实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问题,一是财政在区经开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业园区服务工作专项补助。二是在区人社局设立企业用工帮扶工作经费,用于举办大型招聘会和带领企业赴外地参加招聘支出。

 关于民营企业用工情况的调研报告

 “用工难”是越来越困扰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为此开展了专题调研,利用两个半月的时间,走访了 4 个州级相关部门、5 个县市 20 家典型用工民营企业,分 6 次与 60 余家企业座谈交流,发放收回 80 份用工企业调查问卷,全面了解我州民营企业用工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全州民营企业基本情况及劳动力资源概况 截止 20**年 11 月,全州共有各类市场主体 174167 户,其中,私营企业 21873 户,个体工商户 142968 户。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总量 94.6%,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州总人口约 2**万,共有劳动力资源约 146 万(城镇 94 万,农村 45万,外籍劳动力 7 万)。全州民营经济从业人员约 63 万,民营企业是解决和扩大社会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

 二、我州民营企业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用工贵。用工成本上升是民营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调查问卷显示,75%以上的企业认为我州的用工成本相对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偏高。我州一般体力劳动工资每人 2000 元/月以上,经济发展好的县(市)2500 元/月左右,技术工种工资在 3000 元/月以上,在全省九个市(州)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处在上游。建筑行业,大工日工资 300-500 元左右,小工

 日工资超过 200 元,用工高峰期企业每月多支付 300 至 500 元才能招到人。零售、餐饮等服务行业所需朝鲜族用工,即使企业按月薪平均水平多支付500 元也难招到人。80、90 后的求职者对薪金待遇要求较高,基本不考虑月薪 3000 元以下的企业。

 2.企业管理和技术人才难招。调查问卷显示,全州民营企业员工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员工高中以下学历,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 6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不到 20%,甚至有些企业不足 5%。企业行政文秘、财务人员难招,尤其缺高素质人员。专业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企业技术升级所需的一线操作工、熟练技工匮乏。大多数劳动者缺乏职业技能,维修、钳工、电工、安装等岗位,即使给出优厚待遇也无人可招。高端研发、管理人才紧缺,州内现有人力资源市场难以满足企业招聘较高层次的研发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

 3.企业员工年龄偏大,普通工人不好招。调查问卷显示,一般企业 30-40岁员工占 30%,30 岁以下员工不到 10%。劳动密集型行业,35-50 岁员工占职工总数 80%以上,有的企业一些轻体力活不得不招用 50-60 岁人员。只有电子商务、网络科技、旅游等企业,30 岁左右员工才能占到 80%左右。年轻劳动力眼高手低不愿意就业,他们大多更注重工作环境与自我发展前景,不愿干脏活、累活、苦活,普遍不愿做体力和服务型工人。此外,建筑施工、农特产品加工、家政、运输等企业,用工周期短、时段密集、劳动量大,存在季节性用工短缺现象,尤其春秋两季农忙时节,企业就会面临用工荒。

 4.企业留人难,人员流失严重。我州的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大多企业相对发达经济地区企业的软硬件条件都较差,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一是劳动者就业需求发生转变,从长期稳定转变为短期高收益,当地企业工资水平不高、福利待遇低等原因,劳动者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就近求职。技能型劳动力流动频繁,本地职(技)校毕业生倾向于外地就业。二是企业职业培训及发展愿景无法满足人才需求。即使企业以优厚的待遇招聘到行政文秘、财务、专业技术、高层管理等重要岗位人员,但是培养成企业骨干后,一部分人才仍然会因企业无法满足其职业发展或薪酬需求而辞职跳槽,甚至有些人把当地企业当成向发达地区跳槽的跳板。三是就职观念陈旧,不愿意吃企业饭。

 一部分人受“铁饭碗”传统观念影响,在企业发展具备一定能力后,依然选择报考行政或事业单位,即使职位低、工资不高,也认为体面稳定。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综合分析我州“用工难”依然是结构性矛盾,只有多管齐下,社会统筹才能解决问题。

 1.进一步落实扶持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落实省州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相关政策,扶持和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职工、就业困难人员以及引进稀缺高技能人员等特定人员,发挥好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主渠道作用。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优秀事迹,营造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促进项目、资金、人才、经验、爱心的“回归”,推动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

 2.进一步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全州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进一步建设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为企业和求职人员当好桥梁纽带。一是要充分挖掘劳动力资源,搭建信息化就业服务平台。及时掌握企业与劳动者的供需状况,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交流等工作,搭建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多方共赢的就业供...

篇二:关于全省  机构  情况的调研报告

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有两千多个县城镇,一万多个建制镇和五万多个乡及乡以下的集镇。在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中,乡镇是五级政权组织中的基层政权单位。同时,乡镇也是我国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乡镇的领导班子是其辖区内的主要执行者、决策者。乡镇领导班子的决策水平和执行能力决定着该辖区的发展水平。那么,乡镇领导班子建设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现结合我乡实际调研结果做出如下分析报告。

  一、

 基本情况

  自 2016 年机构改革后,我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 11 人。基本情况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从职务构成来看。我乡配置党委书记 1 名,党委副书记、乡长 1 名,党委委员、人大主席、纪委书记 1 名,党委委员、政协联工委主任 1 名,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1 名,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 1 名,副乡长 2 名,副乡级干部、人大副主席 2名。

  从年龄性别比例上看。我乡领导班子成员年龄在 40 岁以上的占 45%,年龄在 30 岁以上的占 27%,年龄在 25 岁以上的占 36%;其中男女比例为 9:2。在班子年龄结构上,基本做到了老、中、青干部的比例优化,干部年龄梯次配备,

 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年龄阶段干部的优势,保证了班子的生机与活力。

  三是从文化程度上来看。该乡领导班子成员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4 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5 人。

  二、

 存在的问题

  乡镇责权不对等,责权分离现象突出。责任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大,而相对等的职权确无法明确。例如在安全生产、市场整顿、交通安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方面,乡一级政府因没有相应的职权而无法对此类违法违规现象有效制约,但却在某些方面要担负责任,乃至“一票否决”。

  新形势下,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从我乡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学历上来看,高文化程度比重大,年龄结构相对合理,日常工作能力和水平较强,但做为林区乡和贫困乡而言,专业人才的匮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干部任用渠道不宽导致班子后备人选缺乏。在注重招录新公务人员的同时,可有计划的从事业编制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等其他岗位上选拔人才,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三、

 对于乡镇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些看法

  进一步明确乡镇责权定位,使乡镇政府的责权相应。乡镇机构改革后,我乡分别设立了公益性事业机构 6 个,原在乡设立或县直部门延伸在乡的公益性事业机构一律不再保

 留,其公益性职能整合、归并划入规范设置的乡事业机构承担。在公益性职能的到规范设置的同时,行政职能上收至乡政府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承担需具体明确到哪一级,最好做到权止责终。

  加强干部交流力度,为基层注射活力。注重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安排和选派专业知识丰富的干部到乡镇任职,促进乡镇领导班子专业化水平,推进整体素质的提升,形成专业和管理的良性合力。

  拓宽用人渠道,要敢为事业用人才。在农村,村支书、大学生村官和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等是基层干部队伍的主体,他们的数量远远超过基层公务员,他们承担了大量的服务群众、沟通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等基层工作,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农村中心工作的“先锋”,是处理复杂问题的“干将”、是担责挑担的“主梁”。但因不是公务员,一般很难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考察视野,极大地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把此类人员作乡镇领导干部的一个渠道,让更多的干部职工们有盼头、有想头,既激发了他们的干事创业热情,又为党的事业补充了大量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扎实、专业特长突出的新鲜血液。

篇三:关于全省  机构  情况的调研报告

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 2009 年工作安排, 由常委会副主任马尚英同志牵头, 组成了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程正明同志任组长、 副主任委员王家勋同志任副组长, 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 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 省农牧厅及部分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市州人大代表参加的调研组, 于 2009 年 5 月至 9 月, 对我省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听取了省发改委、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农牧厅、 省林业厅、 省扶贫办、 省中小企业局、 省农垦集团的专题汇报, 并先后赴河南、 山东、 湖北、 重庆和我省平凉、 庆阳、 白银、 金昌、 临夏 5 个市州的 10 个县、 22 个乡镇、 46 个行政村进行实地调研, 召开座谈会 20 次, 填写调查表 300 份, 调研覆盖面大, 工作比较扎实。

 经过调研, 总的印象是:

 在党中央加大农业投入和强农惠农政策的推动下, 我省农业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解决了粮食自给不足的矛盾, 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 逐步向产业化、市场化、 标准化的现代农业迈进, 农民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 由此带来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多元化发展。

 在我们召开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会和走访农户现场, 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热情赞扬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一致认为当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也是农民增收最多的时期。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省农民收入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一)

 农民收入变化的几个阶段

  总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民收入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3)

 , 稳定增长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省全面推行,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出现了 前所未有的好形势。

 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978 年的 101 元增加到 1993 年的 551 元,净增 450 元, 增长 4. 46 倍, 年均递增 10. 47%。

 第二阶段(1994-1998)

 , 较快增长阶段。

 1992 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 我国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宏观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创造了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 特别是为农村非农产业的成长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造了机遇和条件, 也为农产品的需求开辟了市场。

 1994 年和 1996 年国家两次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提价幅度为 40%左右, 市场农业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这一阶段, 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551 元增长到 1394 元,净增 843 元, 增长

  1. 53 倍, 年均递增 11. 22%。

 第三阶段(1999-2002)

 , 缓慢增长阶段。

 受 1997 年亚州金融危机的影响, 乡 镇企业效益下滑, 农村经济发展趋缓。

 同时, 由于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 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 农产品销售不畅。

 这些不仅影响农产品需求增长

 和价格走高, 而且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 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这一阶段,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1394 元增长到 1590 元, 三年增加了 196 元, 年均增长 65 元。

 第四阶段(2003-2008)

 , 快速增长阶段。

 十六大以来, 中央连续发了关于农业发展的六个一号文件, 将农民增收确定为“三农” 工作的核心目标, 确立了 “多予、 少取、 放活” 的方针。

 一是免除“皇粮国税” , 让农民休养生息。

 我省比全国提前一年取消了农业税, 全省农民人均减负 72 元。

 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政策, 增加对“三农” 的投入。

 仅2006 至 2008 年 7 月, 全省用于农业事业专项资金、 向农民发放的各种补贴、 补助资金的总额达 194. 39 亿元, 其中:

 中央财政安排 13. 102 亿元、 省财政安排 33. 83 亿元、 市县安排 26. 54 亿元。

 三是实施种粮补贴、 良种补贴、 农机具购置补贴、 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 奶牛、 生猪良种、 能繁母猪等直补政策, 直接增加了 农民收入。

 四是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 起到了抑制粮食价格下跌和稳定农民收入的效果。

 五是致力于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步伐明显加快, 外出务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

 全省农民工输转由 2002 年的 267 万人增加到 2008 年的 426 万人,增长 1. 6 倍, 年均增长 8%; 劳务收入由 40 亿 1 元增加到 256 亿元, 增长 6. 4 倍, 年均增长 36%。

 六是深化农村改革, 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 镇机构、 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 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 机制体制保障。

 这一阶段是我省农民增收最快的时期, 人均纯收入由 1590 元增长到 2723 元, 净增 1133 元, 增长 71. 26%, 年均递增 11. 36%。

 (二)

 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2008 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2723. 80 元, 比上年增长 16. 95%, 增幅比上年提高 7. 8个百分点, 是继 2007 年我省农民纯收入增速 9. 1%水平后的又一新高, 增速为 10 年以来最高, 位居全国第九位。

 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 867 元, 增长 21. 2%; 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1543. 2 元, 增长 8. 2%; 人均转移性收入 293. 1 元, 增长 80. 4%。

 分析这一收入现状, 我们认为:

 1、 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 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近年来, 根据省委、 省政府建设劳务大省的战略部署, 各级党委、 政府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和科学种养能力为目标, 组织实施了 农民科技培训、 “阳光工程” 、 扶贫“雨露计划” 、 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 全方位、 多层次提升了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 劳务经济成为拉动农民增收, 尤其是农民获得工资性收入的重要渠道。

 2008 年, 全省劳务输转 429. 5 万人, 劳务收入 256. 4亿元, 增长 28. 1%。

 人均工资性收入 867 元, 比上年增加 151. 55 元, 增幅达 21. 15%, 其增加额对农民人均收入的贡献率达到 38. 38%。

 2、 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1)

 种植业收入仍是农民增收的保障。

 全省着眼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从战略主导产业、 区域性优势产业和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次上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马铃薯、 苹果、 中药材、 蔬菜等特色优势作物面积达到 2440 万亩, 玉米制种、 酿造原料、 油籽等优质专用农作物面积达到 1638 万亩, 大宗鲜活农产品外销量达到 1160 多万吨, 农产品出口额接近 2 亿美元。

 农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使得农民来自种植业的收入稳定增加, 种植业收入仍然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近 70%。

 (2)

 畜牧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省是全国六大牧区之一, 广大农民自古就有善于养殖的传统。

 按照省委、 省政府坚持做大做强草食畜牧业的要求, 各地重视种草养殖, 发展养殖小区, 狠抓优质畜禽保护和良种培育, 认真落实中央扶持生猪、 奶牛生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近年来草食畜牧业保持了两位数增长。

 据统计, 去年全省大牲畜存栏达到 597. 67 万头, 羊猪存栏分别达到 1647. 89 万只和 578. 6 万头, 肉类总产量达到79. 21 万吨。

 农民从畜牧业上的收入明显增加, 比上年同比增长 32. 21%。

 尽管 2008 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只有 56. 7%, 同比下降 416 个百分点, 但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3、 收入来源发生重大变化, 增收途径向多元化转变。

 由于我省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 农民收入由主要来自农业收入转向农业和非农产业收入并举,农业收入由主要来自种殖业收入向种殖业、 畜牧业、 林业、 水产业等大农业收入转变, 农民现金收入由主要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转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并举。

 目前, 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超过三分之一, 而工资性收入已超过农民收入的近 40%。农民增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 而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反映。

 4、 省内区域差距明显, 农民收入呈区域性不平衡。

 2008 年, 嘉峪关市、 酒泉市、 张掖市、 金昌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6452 元、 5761 元、 4514 元和 5015 元, 均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多。

 而甘南州、 定西市、 临夏州和陇南市等南部高寒阴湿和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 2136 元、 2049 元和 1847 元、 1780 元, 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各市州内县市区之间差距也较明显, 如兰州市安宁区达到 6158 元, 榆中县只有 2393 元。

 通过比较分析, 使我们受到许多启示:

 (1) 改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硬道理,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近年来, 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能够快速增长, 正是农村综合改革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果。

 (2) 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强大动力,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

 正如中央指出的, 农业是一个基础性产业, 必须加强; 农民是一个 2

  弱势群体, 必须扶持。

 这是稳定农村大局、 稳定民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3) 多元化收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突破, 必须进一步引导和保护。

 要支持农村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 鼓励和保护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农民收入进一步向多元化发展。

 二、 制约我省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虽然近几年我省农业的较快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 广阔前景。

 但是我们也看到, 我省自然条件严酷, 生态环境脆弱, 自然灾害频发, 农业基础薄弱, 产业化程度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因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还很多, 增收难度较大。

 (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农业发展的资源性约束不断加大。

 我省 70%是干旱山区, 基本农田改造比例低, 有效灌溉面积少, 仅占耕地面积的 30. 5%, 灌区配套设施水平低, 大水漫灌现象普遍存在, 现在全省仍有 77 条中小河流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监测和防洪能力较低。

 设施农业、 节水农业、 生态农业比重低, 且主要集中在蔬菜生产上。

 农村道路、 通讯和商贸服务网点都比较落后, 信息化水平低, 制约了农村发展。

 同时, 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 1/2, 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1/4, 而且水资源

 的利用率不足 50%, 河西有的市县常年缺水。

 总体讲, 人增、 地减、 水缺的状况将越来越严重。

 (二)

 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弱, 金融支持跟不上, 科技、 资金动力不足。

 尽管近几年我省农业科技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从总体上讲, 科技投入匮乏、 农业基础研究滞后, 仍是主要矛盾。

 一方面缺乏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农业公共技术储备, 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 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畅, 推广应用效率低。

 农民贷款难更是一个普遍问题。

 农村金融网点少, 在多数地方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为农民服务, 金融机构又普遍强调信贷资金的抵押、 担保, 操作规程与农村实际不相适应, 加之农民本身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弱, 信用状况没有保障, 难以取得贷款。

 这就使得农村发展缺乏科技、 金融两大重要支撑。

 (三)

 农村市场仍在发育初期, 农产品流通不发达。

 在我省多数农村, 农产品流通设施少, 批发市场、 集贸市场、 农产品基地没有形成大的规模, 示范和带动作用弱。

 由于市场不健全, 信息缺乏, 农民不能按照市场信息组织一定规模的生产, 且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市场需求都存在差异。

 同时, 市场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低, 多数农产品的销售是个体贩运和农民自销, 尚未发育形成自己的经销队伍和网络, 不仅不能占有市场, 而且交易成本高, 风险大。

 (四)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少, 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

 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715 个, 带动农户 192 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 41%, 且规模小, 带动能力弱。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4281 个, 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民会员 103 万人, 占农民总数的4. 95%, 而且大多以“松散合作” 为主, 利益分配机制不规范, 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发挥作用有限。

 2008 年底, 山东省销售收入 100 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 9616 家, 占总数的75. 8%, 年交易额过 500 万元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830 家, 占总数的 6. 9%;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 26042 个, 有注册登记的合作社就达 11139 个, 出资总额 68. 5 亿元,合作组织成员 360 万户, 全省 40%的农户参与了合资经营。

 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型、 专业批发市场带动型、 农产品基地带动型、 专业合作社带动型、 专业协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 的经营形式已非常普遍。

 在利益分配上, 已发展到农民与龙头企业共同分享加工、 销售等多环节利润, 已经从订单关系发展到合同契约关系, 实现了合作制按利润返还、 股份制按股分红的演进, 许多地方的土地变成了 “股权” , 农民变成了“股民” 或者“工人” 。

 这使我们真正看到了我省现代农业发展与山东省的明显差距。

 (五)

 农民综合素质偏低, 创收能力弱。

 2007 年, 我省农业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56. 35%, 很少识字的比重达 15. 24%, 与其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我国东部地区农业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63%,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30%, 文盲和半文盲占7%; 中部地区农业劳动力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 53%, 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38%, 文盲和半文盲占 9%。

 由于文化素质低、 技能单一、 观念滞后等原因, 我省多数打工农民主要从事的是拆迁、 挖煤、 修路、 摘棉花等粗重简单劳动, 收入相对较低。

 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已经成为我省农村产业结 3

  构调整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障碍。

 三、 我省...

推荐访问:全省 调研报告 情况 机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