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通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振兴乡镇 >

2022年度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2022年)

发布时间:2022-07-09 17: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2022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2022年)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6篇

第一篇: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

乡村振兴话题

乡村振兴

1.背景/含义

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含义: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

产业振兴: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

人才振兴: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文化振兴: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

,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2.分析

三农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明显的短板仍然在“三农”,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农村。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
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农村人才匮乏;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农村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收入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
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农业是生态产品的重要供给者,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推行乡村绿色发展方式,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在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的新气象,进一步丰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社会治理的基础在基层,薄弱环节在乡村。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增进农民福祉,让亿万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

3.对策

一、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空间,优化乡村发展布局,分类推进乡村发展,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三、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推动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完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农村创新创业活力。

四、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

五、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六、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夯实基层政权。

七、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八、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4.案例

案例1: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

“小厕所是大民生,要切实把农村改厕这项民生工程好事办好、好事办实。”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委员表示,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部分农村还存在着“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茅坑蚊蝇飞”的状况,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努力解决厕所问题。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久久为功,把尊重农村传统文化和引导改变农民生活习惯相结合,把民生的事情真正办到农民心坎里去。要合理选择改厕模式,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的原则推进厕所革命,将农村污水治理与循环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衔接。

案例2:毛乌素沙漠得到有效治理——“沙窝窝”变“金钵钵”

30多年来,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植树造林,在陕蒙两省区交界处的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一道长50余公里、宽6公里的绿色长廊,4.22万平方公里的毛乌素沙漠,约80%区域得到有效治理。

“荒漠变绿洲,就是我最大的梦想。现在,虽然荒沙得到了有效治理,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一刻不敢放松。”石光银说,早些年,为了加快流沙治理速度,种植的大多是杨树,寿命较短。因此,复种、补种工作必须及时跟上。“去年,我们就新栽植了6000多亩樟子松哩!”

这几年,由于生态向好,许多山区的贫困户移民搬迁到了这片曾经的“沙海”。石光银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休闲旅游、苗木培育、畜牧养殖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让1500多户农户受益,“沙窝窝”变成了“金钵钵”。

案例3:让科技研发向特色农业倾斜

“解决当前农业面临的结构性矛盾,要以市场为导向,发挥特色优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贵州省六盘水市市长李刚代表说,六盘水山地面积占了97%,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全市调减140多万亩玉米,发展刺梨等适合山区的产业,平均每亩收益达到3600元,将山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建议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科技研发、农业补贴更多向特色农业倾斜,强化高质量绿色发展导向,引导农民自觉参与特色农业。

5.名言

(1)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习近平

(2)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习近平

(3)要再接再厉,咬定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习近平

(4)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习近平

(5)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习近平

6.范文

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农村稳方能天下安,农业兴方能基础牢,农民富方能国家盛。

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无害化厕所正在普及,返乡创业迎来了热潮……如今的乡村,正行驶在振兴发展的快车道上。与此同时,也面临不少沟坎:脱贫攻坚正在进入啃硬骨头阶段、产业绿色发展仍需提质、农村环境和人居环境亟须改善,等等。爬坡过坎,需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农民是实践主体,也是动力来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历程,从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崛起,从土地流转试水再到特色乡村的遍地开花,正是发端于最基层农村农民的改革实践,让广袤乡村迸发出强大的内生活力。今天的乡村大地上,无论是专业合作社,还是资金互助组,这些农民自己创造的新事物,朝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目前,乡村治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如何防止村级组织行政化,提高村规民约认同度,让乡村人气更旺,都需要拿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实现乡村善治,需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以村规民约、新乡贤、家规家训等方式,激活乡村的自我净化和纠错能力,推动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以前,一些贫困地区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如今,随着人才、资本的持续进入,乡村造血功能正在不断强化,成功的例子不断涌现:有的村通过转型发展,吸引资金和专家发展乡村民宿,变成了旅游大村;
有的村引进科技人才,改变种养结构,富民富村;
有的村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引进资本打造高端品牌……内生动力与外来助力相得益彰,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提高每个人的参与激情,凝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识,才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为希望的田野绘就收获的金色。

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标题句式:点睛式标题,直接表达文章观点,即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农村稳方能天下安,农业兴方能基础牢,农民富方能国家盛。

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无害化厕所正在普及,返乡创业迎来了热潮……如今的乡村,正行驶在振兴发展的快车道上。与此同时,也面临不少沟坎:脱贫攻坚正在进入啃硬骨头阶段、产业绿色发展仍需提质、农村环境和人居环境亟须改善,等等。爬坡过坎,需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开头解读:好的现象+不好的现象+总论点。案例: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无害化厕所正在普及,返乡创业迎来了热潮。】

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农民是实践主体,也是动力来源。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改革历程,从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崛起,从土地流转试水再到特色乡村的遍地开花,正是发端于最基层农村农民的改革实践,让广袤乡村迸发出强大的内生活力。今天的乡村大地上,无论是专业合作社,还是资金互助组,这些农民自己创造的新事物,朝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论证解读:本段主要分析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实践主体和来源。通过举例说明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和动力来源。

案例:从大包干到乡镇企业崛起,从土地流转试水再到特色乡村的遍地开花;
无论是专业合作社,还是资金互助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目前,乡村治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比如,如何防止村级组织行政化,提高村规民约认同度,让乡村人气更旺,都需要拿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实现乡村善治,需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深化村民自治实践。以村规民约、新乡贤、家规家训等方式,激活乡村的自我净化和纠错能力,推动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

【论证解读:本段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阐述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需要夯实乡村治理的根基。

论证方式:分论点(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举例说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对策及目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以前,一些贫困地区存在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如今,随着人才、资本的持续进入,乡村造血功能正在不断强化,成功的例子不断涌现:有的村通过转型发展,吸引资金和专家发展乡村民宿,变成了旅游大村;
有的村引进科技人才,改变种养结构,富民富村;
有的村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引进资本打造高端品牌……内生动力与外来助力相得益彰,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论证解读:本段主要从怎么办的角度阐述激活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即通过外来助力和内生动力结合,推进乡村振兴。

论证方式:分论点+今昔对比、举例说明。

句式:以前存在……的问题,如今,……发生改变,……不断强化/涌现/进步等。通过今昔对比体现论证目的。

案例:转型发展,吸引资金和专家发展乡村民宿,成为旅游大村;
引进科技人才,改变种养结构,富民富村;
利用传统优势创业,引进资本打造高端品牌。】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提高每个人的参与激情,凝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识,才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为希望的田野绘就收获的金色。

【结尾解读:总结全文,升华主题。呼吁式的结尾,比较常见。提高……参与激情,凝聚……共识,才能……(实现什么目的)。】

第二篇: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

乡村振兴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孔祥秀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8年第14期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中央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也是继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后,党中央提出的又一具有深远意义的发展理念。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充分发挥乡村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乡村从属于城市的现实,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城乡关系,标志着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变。

        1 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

        1.1 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我国改革开始于农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推动了农业农村的极大发展,农民的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2016年的12363元。为解决“三农”问题,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极大地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2016年城乡收入比达到2.72∶1。

        1.2 产业结构不合理。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加大对“三农”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业生产品种结构单一,产品结构层次低,产品质量不能满足群众的高层次消费需求;
农产品加工业滞后,导致附加值低,农产品增值困难;
农村技术推广、农资配送、农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等服务业,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目前在一些地方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业没有实现融合发展。

        1.3 生产效率效益低。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只有承包,并没有联产。除了国营农场之外,中国农村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一家一户”的分散小生产方式,无法实现机械化生产。农业效益非常低,主要是由于在国家产业政策上,农业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成为牺牲品。无论种粮还是养猪,都是所获无几,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造成了农业的毁灭性挫伤。

第三篇: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

乡村振兴

【期刊名称】《新疆农垦科技》

【年(卷),期】2019(042)006

【总页数】1

☆ 巴州焉耆航空温泉康养小镇项目签约

2019年5月21日,巴州焉耆县人民政府与新疆神洲飞天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举行焉耆航空温泉康养小镇项目签约仪式。

该项目预计总投资30 亿元人民币,年利税3 亿元,可安置就业2 000 人以上。

☆ 布尔津县:发展马产业引来八方客

布尔津县成立了杜孜拜良种马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存栏马166 匹,主要从事良种马繁育、马运动、马产品的生产经营,合作社每年纯收入近40 万元。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骑马探险游、草原牧马游等方式吸引了八方游客。

☆ 一八二团开展清河行动保护碧水清流

十师一八二团组织相关单位70 余名工作人员, 对一八二团管辖的乌伦古河河道两侧垃圾进行清理,开展清河行动。

一八二团辖区内列入县级河长管理的河(湖)共5 条(座),为切实做好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等工作,把河流、湖泊和水库治理好、管理好、保护好,一八二团每半年开展一次清河行动。

☆ 墨玉县扎瓦镇扶贫创业产业园助力贫困户就业增收

为了帮助贫困户家庭实现创业就业,2018年和田霸丽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出资500 万元在兰干村新建了集商贸经营、服装制作、旅游观光、文化娱乐、风情园、饼干生产、风味美食、特色小吃、特色养殖等为一体的“扶贫创业产业园”,形成了发展有产业、致富有保障、乡村振兴有希望的良性发展循环。

☆ 十二师70家合作社带领群众抱团闯市场

在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中,十二师积极引导职工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加入合作社,鼓励同一领域合作社组建行业联合社,优化农业结构,扩大经营规模,用市场化手段发展现代农业。

目前十二师各类专业合作社达到70 家,吸纳社员960 多人。

☆ 奇台县社区商业服务促居民消费升级

近年来,奇台县积极培育生活性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质量和效益:一是创新发展居民和家庭服务业;
二是社区电商助力便利化水平提升;
三是提升综合功能满足多元消费;
四是联合阿里巴巴普惠金融惠及居民。

第四篇: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

乡村振兴
作者:
来源:《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05期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从容建设,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切忌贪大求快、刮风搞运动,防止走弯路、翻烧饼。二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党中央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各地要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实施方案,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因村制宜,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善于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市场监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四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发展和民生短板,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脱离实际的目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形象工程”。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第五篇: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

乡村振兴战略论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为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指明了方向。截至2021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届时农村的绝对贫困会暂时消失,但贫困问题会一直存在,扶贫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存在的历史任务。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如何破解日益严峻的乡村问题成为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对“三农”问题格外重视,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时全党工作重重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位列我国七大发展战略的第4位,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个亮点,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1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
1.1乡村振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需要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是农业文明时代的巅峰。农耕文明的区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传承性和乡土民间性,赋予了中华文化绵延不断、长盛不衰的基因和厚重感。因此,农耕文明所蕴含的精华思想和文化品格是中华现代文明的根基,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
1.2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区域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 1 页 共 7 页

中国gdp已然超越日本,占美国gdp70%以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户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城市和乡村地区发展的巨大差异,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短板”。必须振兴乡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初衷,才能确保城乡一体的全面发展。
1.3乡村振兴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乡村振兴,将城市和乡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和安排,实现城乡生产空间高效利用、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始终确立以人为中心,把城乡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兴家园,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走出一条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城镇化之路。
1.4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充分发展的必由之路
乡村振兴不仅是中国城乡平衡发展的要求,也是城乡居民充分发展的需要。乡村振兴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增添精神慰藉,带来全面充分的发展。
2精准减贫下乡村发展的总要求
在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前提下,我国依然要砥砺前行,大力实行减贫政策。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第 2 页 共 7 页

战略总规划,对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发展要求得到了显著升级。由抽象的“生产发展”升级为层次更高的“产业兴旺”;

由要求一般的“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升级为要求更高的“生活富裕、生态宜居”;

由不作效果要求的“管理民主”升级为富有成效的“治理有效”。现在的总要求赋予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更高水平、更高需求的新涵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与超越,更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精准减贫下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措施 3.1建立多维贫困识别体系
积极贯彻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的基础工作,确保贫困户信息真实。健全精准扶贫动态监管与目标考核体系,制定精准扶贫责任清单和进度协调计划,加快推进精准减贫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创新。精准减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3.2明确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21年的58.47%,已经接近65%-70%的城镇化顶峰。然而由于人口巨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33,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2,耕地质量较低。因此农业现代化不可能走美国式单一的大規模高度机械化的农庄模第 3 页 共 7 页

式,而必须走多样化、适度规模、精耕细作之路。因此,乡村必须保证适度人口。但是由于乡村发展不景气,而城市变化巨大,迫于生活压力和房价的剧增,大多数青壮年离开乡村来到城市,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大大减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同时,由于人口过快、大量集中至城市,城市发展又面临新的“城市病”。城市与乡村是鱼水关系、血脉相融、密不可分,只有两者均衡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因此,应该转变“以城统乡”的思路,更强调农业农村的优先位置,让广大乡村能与整个国家的发展同频共振,形成村镇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新局面,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3.3明确土地承包期限
明确土地承包期限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十九大报告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在延长30年”,这一利好政策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信心,也提高了农业投资人的兴趣,让其放心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更有底气加大投入、扩大生产,改善农田设施条件,做好长远规划,对中国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提升意义重大。同时,有志青年不必漂流在外,在乡村就可以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3.4明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明确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动力。当前,传统的农业理念、经营方式和种养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新时代农业被赋予了生态、休闲、养生、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第 4 页 共 7 页

待,通过渗透融合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乡村产业要兴旺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3.5明确乡村治理体系
明确乡村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当前,部分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严重弱化,农村基层“苍蝇式”腐败问题严重,成为乡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在“自治”上,要创新村民议事方式,充分尊重和保障村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在“法治”上,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育村干部和村民的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引导其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在“德治”上,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使村民树立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3.6明确“三农”工作队伍要求
明确三农工作队伍要求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当前,乡村人口出现空心化,呈现“386199”的特点,发展农业急需的专业人才在农村留不住的现象比较普遍,较多涉农专业的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三农工作队伍人才缺乏。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的要第 5 页 共 7 页

求。把“懂农业”放在第一位,切中“三农”工作队伍视野不宽、本领恐慌的要害;

同时,只有爱农村、爱农民才能在乡村扎下根,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实现农民富。要坚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本质属性,实行农村职业教育的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乡村振兴服务能力,造就高素质的农村职业学校校长队伍,要引导种养能手的农民工返乡,鼓励大学生和涉农科技人员下乡,到农村去开创新天地。
4结语
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主要任务,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总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需求。只有乡村发展,中国才能从根本上取得发展;

只有乡村实现小康,中国全面小康才能得以落实;

只有发扬乡村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才能永续传承。因此,乡村兴,国家兴。
参考文献
[1]雷望红.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7(01):1-8. [2]王雨磊.精準扶贫何以“瞄不准”?——扶贫政策落地的三重对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1,(01):88-93+128. 第 6 页 共 7 页

[3]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21,32(01):6-11. [4]叶兴庆.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论纲[j].改革,2021,(01):65-73. [5]李军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重大[j].当代农村财经,2021,(01):2-6. [6]郭园庚,鲁俊辉.准确把握当前乡村发展难题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和任务[j].经济论坛,2021,(02):74-78.
第 7 页 共 7 页

第六篇: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


作者:张国霖[1]
作者机构:[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出版物刊名:基础教育页码:1-1页
年卷期:2018年第5期
主题词:乡村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农村教育事业;振兴战略;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发展;指导性意见;进城农民工;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开展声势浩大的“乡村振兴”行动。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总体布局,并在第七部分“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中,专门就“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作出规定,提出了一系列的指导性意见。2018年9月2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下简称《规划》,其中又专门提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以及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多地各级政府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基于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政策文件,相应谈及各自的农村教育发展问题。

推荐访问:党代会 感言 振兴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 党代会乡村振兴感言 党代表乡村振兴发言稿

Top